采纳答案
近代小提琴约在1550年就已为人们所熟悉,系由当时流行的乐器雷贝克和臂提利拉琴演变而来。通常所说小提琴前身维奥尔,在构造、调弦、演奏技巧等方面,对现代小提琴的形成都无决定性影响。人们曾普遍认为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威尼斯、布雷西亚和克雷莫纳一带是小提琴的诞生地。16世纪后期,意大利的小提琴制作业出现了两个著名的小提琴制作流派,一派是以阿马蒂父子为代表的克雷莫纳制琴派;另一派是以萨洛的加斯帕罗(1540~1609)和他的学生 G.P.马吉尼为代表的布雷西亚制琴派。这两派制作的小提琴各有特长,经历了几百年,至今仍属上等珍品。
1650~1750年,是小提琴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著名小提琴制作家,如N.阿马蒂、J.斯坦纳,以及被人们认为最杰出的制作家A.斯特拉迪瓦里和G.瓜尔内里等人。阿马蒂所制小提琴的面板和背板弧度较大,音质好,用来演奏室内乐,有如明亮的女高音。18世纪后期,G.B.维奥蒂赞扬了斯特拉迪瓦里琴,维奥蒂的老师G.普尼亚尼与N.帕格尼尼喜爱瓜尔内里琴之后,这两位制琴大师的作品才被人们所欣赏,并取得了巨大名望。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尔内里琴具有在大厅中演奏协奏曲时所需要的音响传送力。
18世纪后,小提琴制作业的领先地位从意大利转至法国。这个时期小提琴的造型不断改进,已取得更大音量和更好的音质。法国制琴家N.吕波(1758~1824)以斯特拉迪瓦里为典范,把法国的制琴技术和意大利的制琴技术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法国的F.图尔特(1747~1835)约在1785年对琴弓的长度、重量、形状、装置等方面又进行了重大改革。小提琴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反映了J.海顿、W.A.莫扎特和 L.van贝多芬作品中具有的歌唱性,以及运弓方面的更大变化等对小提琴性能上的要求。
1789~179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随着贵族与皇室的衰落,音乐也从宫廷走向民间,出现了为公众服务的交响乐队和音乐厅。为适应环境的变革,小提琴需要增大音量。18世纪末~19世纪初,小提琴琴颈加长变细,并向后倾斜:指板变长;琴马变高,并具更大的弧度;G弦早已包有银丝。这些变革的目的是为适应更大的张力。琴弦的增长使琴面上的压力增大,于是低音梁变长变厚,音柱也加粗,以此获得更大更有力的声音。1820年前后L.施波尔发明了腮托,使左手从完全承担持琴的作用中解放出来。腮托的设置,使左手在换把、揉弦、按弦更加自如。
18世纪末,音乐学院在欧洲相继出现,它使小提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从而促进了机器制琴业的发展。法国的米尔库、德国的米滕瓦尔德都是大量生产小提琴的地方。法国的J.-B.维约姆是 19世纪制琴业的著名人物。
维约姆雇用一些工人,在他的指导下制造小提琴,并以其名为牌号出售。他从世界各地搜集到许多散失在私人手中的优质琴,把它们送到演奏家、收藏家的手中,或者是博物馆。
中国在小提琴制造上,近年享有国际声誉。广州乐器厂陈锦农所制红棉牌小提琴,1980年获美国第4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音质金奖”;北京提琴厂戴宏祥所制小提琴,获1983年于联邦德国卡塞尔市举行的斯波尔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的“音质金奖”。
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大约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那时的许多珍品现在还保存
在欧洲一些博物馆内。小提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埃及乐器“里拉”(Lyre),
十五世纪,意大利人对其进行了改革,并用马尾制成弓子拉奏,定名为Violin,即小提琴。
后又经过多年演变,小提琴的形成与制作才基本固定下来.
小提琴 (Violin) 是一个四条弦的弓弦乐器,是提琴家族中的主要和高音成员
(该族系中的其它成员是: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现代小提琴起源于
意大利的克瑞莫纳,在1600-1750年间成为最大的小提琴制作中心。著名的有:
Amati, Stradivari,及 Guarneri;他们制造的乐器现今都是无价之宝。
小提琴的五度定弦为:G, D, A, E, 音域超过3 个半组,是所有管弦乐团必不可少的正规乐器。
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伟大作曲家巴哈曾于1720年为小提琴创作了六首无伴奏作品:
三首奏鸣曲,三首古组曲,是小提琴独奏曲的精华。今天请朋友们欣赏的是:
巴哈的《 E大调前奏曲》,选自其第三首无伴奏组曲,由20世纪杰出小提琴家
Itzhak Perlman 于1988年录制。它使用的是Guarneri – Gesu 小提琴,制作于1740年。
关于小提琴的起源,史学家有许多不同说法,有说是起源于北非,有说是起源于印度,
也有说是起源于西欧等等。有这么一个传说:5千年前斯里兰卡有一位君主名叫瑞凡那,
他把圆柱形的木头掏空制成了与我国二胡极为相似的乐器称瑞凡那斯特隆(Ravanastron),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瑞凡那斯特隆随着贸易往来而流传四方,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了。
不过从有史料记载起,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住在意大利北部城镇布里细亚(Brescia)名
叫达萨洛制成的(Gaspa ro da salo 1542-1609)。但在同一个时期,格里蒙那(Cremona)
城中的A.阿玛蒂(AndreaAmatil520-1580),也制作了与现代小提琴更为相近似的小提琴。
从16世纪到18世纪,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业随着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出现了G.P玛基尼、N.阿玛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爪内利四位杰出名匠。18世纪以后,
世界各国的小提琴制造业都是仿照意大利这些小提琴制作者的琴型和尺寸来制作小提琴的。
近百年来,小提琴的结构也没什么大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大利是小提琴的故乡。
而玛基尼、阿玛蒂、斯特拉第瓦利、爪内利当年所制作的小提琴,现今已成了稀世珍宝、旷世杰作。
2. 小提琴在中国 ~ 陈刚《苗岭的早晨》
西洋小提琴传入中国是在清朝末年(约1920年代)。民国初,学堂音乐教育兴起,
人们对外国音乐发生兴趣。从1920年代开始,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先后到中国演出,
鼓舞了许多热爱音乐的青年学习小提琴,并随之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建等地创立
了音乐专科;许多高水平的小提琴家来华工作,同时也培养了众\多中国自己的教师和
演奏家,如:马思聪,刘天华,冼星海和黎国荃等。从这一时期开始,也陆续出版和
翻译了不少《小提琴演奏法》,并有作曲家创作出许多经典的中国小提琴曲,像是
《梁祝》和《苗岭的早晨》等,都是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陈刚先生所作。
从1980年代开始,一批中国自己培养的青年小提琴家分别在众\多的国际大赛中获奖,
胡坤既是其中第一位。他曾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林耀基教授,并获得芬兰西贝柳斯国
际小提琴比赛的第五名好成绩。请欣赏他1999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由陈刚根据苗族
口笛独奏编曲。胡坤现在任教于英国梅纽因音乐学校和皇家音乐学院,他使用的是一把制作于1734年的小提琴。
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的鼎鼎大名,对于爱乐者尤其是小提琴乐迷来说无疑是如雷贯耳的了,但是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区别吗?这两大名琴,既有共性,也各有个性。悦耳宏亮的滋润音色,这自然是他们的共性;相对而言,斯特拉迪瓦里较为温暖,委婉流利的音色有时似管乐器般清纯亮丽,有时又恍若天鹅绒般温馨柔媚。如果将斯特拉迪瓦里比作内秀的窈窕淑女,那么瓜奈里就该是高亢激昂的意大利男高音,这就是他们各自的个性了。
斯特拉迪瓦里最适合不以外表的炫技、音色见长的内在型演奏,能够充分体现作品和演奏家的高贵宏伟的风格、深邃的意境。据说约阿幸姆、布什、库贝里克、萨拉萨蒂以及埃尔曼、梅纽因、米尔斯坦、莫里尼、大卫.奥依斯特拉赫等大师都喜欢用斯特拉迪瓦里琴。
瓜奈里的演奏者必须天生具备热情奔放的幻想气质和精湛卓越的表演技巧,运用大幅度的揉弦,使音色洪亮、润美,由此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外表刺激与华丽浪漫的激情效果。当然这样的演奏难度系数极大,真正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大师不多,屈指数来,为首的当然是大名鼎鼎的炫技派大师帕格尼尼,以及海菲兹、维厄当、绍尔、维尼亚夫斯基、伊萨伊和斯特恩、阿卡多等等。克莱斯勒虽然自称是个“瓜奈里族”,然而行家们认为他是少数几位两种风格都能运用自如的大师之一。
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及其它们的主人虽然有着如此的不同,但这是需要相当的欣赏水平和一定素质的器材才能区别的,愚如我这般非“金耳朵”的菜鸟,纵有最好的器材,恐怕也是以难正确辨认两种名器的神妙的。就小提琴的确切起源时间而言,时至今日仍然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但据推测大约是在16世纪的初叶。
早期的小提琴制作工艺都是家族式祖传的,因此较为原始也无一个标准的定制,直到了尼科罗.阿玛蒂(1596-1684年)的出现才真正确立了其标准的构造与形制。尼科罗•阿玛蒂是17世纪意大利克雷蒙那小提琴制作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继承了家传的精良制作工艺之后,对提琴的音色、造型、结构以及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由其制作的小提琴突出特点是具有一种饱满、圆润和颇为接近人声歌唱的丰富音色。
尼科罗•阿玛蒂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小提琴制作大师同时也还是一位卓越的教师,在他的精心教导下两位晚生脱颖而出,他们继承发扬和光大了克雷蒙那学派的优良传统并且使之成为不朽,他们便是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1644-1737年)和代•吉苏•瓜奈里(1698-1744年)。
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是举世公认的一位最伟大的提琴制作家,他在继承其老师的优良传统的同时还把提琴制作艺术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高峰,以至在他去世后至今的200多年里仍无人能够超越其上。斯特拉迪瓦里曾从阿玛蒂学习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是他最好的学生之一。斯特拉迪瓦里在制作中所追求的创作风格是提琴要具有更宽泛的艺术表现力,更强的力度和更大的音量。在斯特拉迪瓦里的精心制作下,他的提琴不仅有着天鹅绒般甜美的音色,而且还具有浓郁、纯熟与浑厚的低音,穿透力很强。
第1个回答者:马丽 200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