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纳答案
盛中国
(1941- )
小提琴家。出生在音乐家庭中,自幼受中外音乐的熏陶和严格的艺术训练。五岁开始学琴,七岁第一次公开演奏,九岁时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他的独奏节目,向全国广播。1954年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60年赴苏联留学。1962年参加国际小提琴比赛获奖。回国后,曾同中央乐团交响乐队等合作,成功地演奏了中外著名小提琴协奏曲并去澳大利亚等国演出。演奏曲目较广泛,对作品的理解和处理有独到之处;演奏风格热情而奔放,既粗犷又细腻,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
磨难为琴声插上翅膀
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小提琴艺术家之一,盛中国的辉煌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坎坷遭遇。
1941年,盛中国出生于小提琴世家,5岁起跟随身为小提琴教授的父亲学琴,9岁便在电台录制了一个小时的独奏节目,后跟随德国及前苏联的小提琴专家学琴。“文革”开始后,年轻的盛中国被贬到了生活最底层,当农民,种大田,管果园,盖房子,掏大粪……
盛中国说:“在那样一个年代,漂到最上面的往往是垃圾,而沉到最下面的往往是金子。然而,恰恰是经过‘文革’的磨难以后,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同时,我的音乐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解释道,以前人们总夸他拉提琴技巧非常好,音乐表现得非常华丽,但是不深刻。经过磨练,大家不再评说他的技巧了,而是觉得他的音乐变得非常深刻,真情随音乐流露,充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他说:“那是因为现在我演奏小提琴,是用心在演奏,而不是用手拉。我是普通的,但我的小提琴是不普通的,我时刻和小提琴对话,通过它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向人间播撒对美的追求的种子。”
让更多的人欣赏《梁祝》
作为当今中国最活跃的小提琴家,盛中国每年在国内外举办小提琴独奏音乐会达百场之多,其中每场的保留曲目就是《梁祝》。
盛中国说:“如果不演奏《梁祝》,主办方不能放过我,听众也放不过我。半个世纪过去了,《梁祝》如今仍显现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不愧为千古绝唱。”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目前国内共有10个版本,其中盛中国演奏的有5个版本,他还将《梁祝》改编成了钢琴伴奏。盛中国拉《梁祝》的初衷,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欣赏它。
盛中国说,《梁祝》这部作品确实不简单,是真正的经典。第一,它的旋律不是生编的,像挤牙膏挤出来的,它有根基,是根据粤剧戏曲移植过来的,也就是根据唱腔过来的。第二,它实现了交响音乐民族化,不仅在国内脍炙人口,而且也是为数不多的有国际影响的中国交响乐作品之一,国外听众称它为“蝴蝶之恋”协奏曲。盛中国深有体会地说:“《梁祝》和我有一种潜在的,拉不开、扯不断的关系,可谓‘不离不弃’。现在我已拉了近万场次。”
投身公益 收获快乐
盛中国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建立了“盛中国资助贫困大学生基金”,帮助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他还经常为赈灾义演,救助弱势群体。据统计,他捐款捐物累计已达百万元。鉴于他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人们在公共场合为他树起了2.5米高的石像,中国集邮公司还发行了他的个性化邮票。
20世纪50年代,10多岁的盛中国在天津音乐学院附中上学。盛中国说:“我母亲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慈爱之心。看到我的同学贫困,穿不起棉衣,母亲就把我们的旧棉袄改改洗洗缝缝,送给他们穿。由于在这方面受母亲影响非常大,所以当我走向社会以后,也就很自然地热心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并把它当作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来对待。投身公益,带来的是内心的快乐,带来的是人生的闪光,带来的是艺术的和谐。”
他说,作为从事艺术工作的人,音乐要表达的是什么?不就是表达的人吗?!如果对人缺乏最起码的同情心和爱心的话,艺术哪来的生命力呢?
夫妻+战友+情人
盛中国的夫人濑田裕子是日本著名的青年钢琴家。夫妇俩同台演出,琴瑟和鸣,不仅是乐坛备受瞩目的“黄金搭档”,而且还是让人羡慕的一对异国伉俪。
盛中国讲:“什么是好的婚姻呢?我理解就是婚前婚后一个样。成功的夫妻关系,一个好的夫妻关系,应该赋予另外两个关系,一个是战友关系,另一个是情人关系。”
他解释:“战友关系就是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标,都热爱古典音乐,用古典音乐去播撒美的种子。什么叫情人关系呢?人们常讲婚姻就是一个浪漫的童话结束了,一个恐怖的故事将要开始了。如果拿夫妻两人比作两本书的话,要让童话继续下去,就要不断地为对方写出新的篇章,就要保持一个情人的关系。”
他说:“我夫人说,她嫁给我了,她不仅爱我,也爱我的国家——中国。”
盛中国还特意提到,在外国钢琴家中,濑田裕子是第一位在中国弹奏钢琴协奏曲《黄河》的人。协奏曲是根据歌曲《黄河大合唱》改编的。
“《黄河大合唱》是歌颂抗日战争的。一个日本钢琴家来弹这部曲子,意味着什么?她用自己的双手表达了对中国的这份情感,用双手弹奏这部曲子来声讨日本帝国主义,来表达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都希望和平的心声。”盛中国强调说:“这是个‘大政策’,如果两人不一致的话,怎么可能一起生活?反过来,我对日本的传统文化也很尊重。我也喜欢吃生鱼片,喜欢冬天洗日本温泉。”
第1个回答者:赵玲 2006-11-09